【耗材】病毒保存管行业的小米级国货,触手可及!

新冠疫情以来,火了新冠试剂,连带着还提携了一个小兄弟——新冠病毒的保存液。

“忽如一夜春风来,保存液也心花怒放了。然而,乱花渐欲迷人眼,面对几百款产品,选择确实有些无从下手。到底应该看哪些点呢?


55a926f2693af684666ef1ce3b5c2fda

千树万树梨花开

1. 贵不贵

其实,配方都是寻常物事,大差不差。有厂家干脆采取一直沿用多年的传统无敌配方——“生理盐水,为之作出了极简的诠释。保存液价格,早已经飞流直下三千尺,甚至是贴地飞行了。

所以,这不是问题。

59e8672756eb9f9f96dadf4f10a83207

多么想念那个盐价如金的年代!

2.         久不久我们往往关注核酸降解,但这可能是一个伪命题或者伪需求。现如今,发热门诊要求6小时甚至4小时出检测结果,核酸几乎连自杀的时间都没有。即便愿检尽检的样本,24小时之内也降解不到哪里去。而真的要长期保存,冻起来是唯一可靠的办法。所以,也不是问题。


c1011f3441bf01bdd6c671620674160e

冰河世纪:我们随时可以活过来! 


3. 坏不坏?

保存液存放一段时间后,容易腐败坏掉。清亮的保存液变浑、长霉、长菌,晚节不保,令人唏嘘。而且,巴菲特说,如果在厨房里里发现了一只蟑螂,那么绝对不可能只有一只蟑螂。长出菌的还算好,知道不能用。那些已经污染却还将长未长的,躲在哪个盒子里边,用在哪个患者身上,对结果产生什么影响,就天知地知了。

防止污染,无疑是生产、品控过程的不小挑战。当然,也并不难处理,洁净车间、添加抗生素等举措,都能够从容应对。所以,还不是问题。


b35cfeebb90d6c3ef11c2dbf1588e93b

“大哥,你也腐化啦?“后悔啊,放松警惕了!” 


3.         漏不漏?有些保存液,打开箱子或盒子一看,管子漏液了。管壁上“垂涎欲滴”,纸箱上“劣迹斑斑”,沾得手上、台上、仪器上等等到处都是,有些看的见、有些看不见,实验环境很容易受污染。箱子运输过程,野蛮装卸或者受航空运输的负压影响,就容易发生渗漏,整盒整箱都得报废。国内还好,到了国外,退单、退货、中止合约,非常棘手。但也有办法。只要在管身和管盖的材质遴选、结构设计、制造工艺等方面下点功夫,做好负压测试 ——这,依然不是问题。


aae4894a6c950bb2274420e70ee46419

漏了一管,殃及一箱,连带实验室污染

5.  真正的问题?

毛主席早就教导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于是,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走访了几十家采样窗口和实验室的一线操作人员,发现大家最痛苦的事情,居然是—— 拧 盖。

通常,管盖拧到一定位置就紧了。但再用力,会紧一点,再加力,又会紧一点。而每个人手感、力气都不一样,怎样的紧才算够?拧到哪儿才到头?没个准数。生产人员由于怕漏,只能往死里拧。但采样人员,旋开就很费力。采好样,同样怕漏,也得死命拧紧。这还没完,到了PCR实验室,操作人员也要这样重复一遍。

一天几百上千管操作下来,天天如此。手起泡、泡破皮、皮结茧,个中辛苦有谁知?有人开玩笑说,自己两根手指上隆起的厚茧,指不定哪天会飞出一对蝴蝶来——拇指梁山伯,食指祝英台。

aa0aef8fbbf058ddd8924cfb6f855b5a

泪再流,茧再厚,我们仍坚守 


我们不禁要问,能不能找到这么一款保存管?拧紧的时候,拧到即紧;旋开的时候,一旋就松。答案,是肯定的。 


鲜有人关切之处,总有人驻足凝目愿您的双手,温润如初

dc33da4b4bb306353f9e42dc71c466aa



736dded5d9aa1858dc2febcba27bbd17

全新手感  诚邀品鉴
(扫描上方二维码,限量领取试用装哦)


0b1403b7127905410016c050daf2cb59


孚清生物,分子诊断的探索者

敬请期待系列新品

结核分子探针荧光检测系统

核酸快速检测(POCT)一体机


文章来源:IVD从业者 

作 者:锁炎

申 明:以上文章内容及图片引自网络或公开资料,如涉及侵权及表述错误,请联系我们修改删除!


热门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