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详情
迈克生物,大动作!16亿债转股!
2025-08-01
1
作者:
来源:

迈克生物(300463.SZ)于2025年7月31日宣布一项重大资本运作:董事会及监事会审议通过,将以债转股方式向其两家全资子公司注入总计16亿元人民币资本金。此举旨在显著优化子公司资产负债结构,提升其综合竞争力与抗风险能力。

一、 核心增资方案

1.  迈克医疗电子有限公司(“迈克电子”):获增资6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从1亿元跃升至7亿元。债权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2015年IPO)募投项目“迈克生物医疗产品研发生产基地”形成的借款(账面债权约8.44亿元,该项目已于2020年结项)。

2.  四川迈克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迈克医疗”):获增资10亿元。增资后,注册资本从1.5亿元大幅增至11.5亿元。债权源于公司**2021年向特定对象发行股票(定增) 募投项目“迈克生物天府国际生物城IVD产业园项目”形成的借款(账面债权约11.46亿元)。

二、 核心动因:优化结构,提升实力

公告明确指出,本次大规模债转股的核心目的在于:

优化资产负债结构:显著降低子公司负债水平,改善财务健康度。

增强竞争实力:提升子公司独立融资能力与市场抗风险能力。

促进可持续发展:支持子公司业务良性运营,助力公司整体战略目标实现。

三、 财务影响分析

对子公司(立竿见影):

迈克电子:增资前(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约6.79亿元,增资6亿将大幅夯实资本基础,降低负债率。

迈克医疗:增资前(2025年6月30日)净资产仅约1.30亿元,而负债高达13.24亿元,资产负债率超90%。注入10亿资本金将极大改善其严峻的财务状况,显著降低负债率,为未来发展扫除障碍。

对母公司(中性偏积极):

财务科目转换:公司报表上“其他应收款/长期应收款”(债权)减少,“长期股权投资”增加。不涉及现金流出。

控制权不变:两家子公司仍为100%全资控股。

风险降低:改善子公司财务结构,长期看有利于其稳健经营,降低母公司潜在风险敞口。

无重大不利影响:公司强调本次增资不会对自身财务状况和未来经营成果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四、 合规性与审议程序

资金性质合规:所用债权均源于合法合规的IPO及定增募集资金,并专户存储。债转股操作符合募集资金监管规则。

决策层级:本次增资在董事会权限范围内,已获第六届董事会第五次会议及监事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无需提交股东大会。

非关联交易/非重大重组:不构成关联交易或重大资产重组。

保荐机构背书:定增保荐机构招商证券出具核查意见,认为操作符合深交所创业板相关规则,不存在变相改变募集资金投向或损害股东利益的情形。

五、 子公司经营现状透视

迈克电子:

业务成熟,2024年营收超8亿元,净利润约1.3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营收4.14亿元,但净利润微亏7.14万元,显示一定经营压力。

迈克医疗:

定位重要募投项目(IVD产业园)实施主体。

关键挑战:财务数据显示其尚未产生营业收入(2024年及2025上半年营收均为0),且持续亏损(2024年净亏42.82万,2025上半年净亏扩大至1830.16万),叠加高负债率,经营压力巨大。本次增资对其生存与发展至关重要。

六、 专业点评:一举多得的财务重整

迈克生物此次16亿债转股增资,是一次针对性极强的财务结构优化手术:

1.  精准纾困:尤其对深陷高负债、零收入、持续亏损困境的迈克医疗,10亿注资堪称“救命稻草”,为其推进IVD产业园项目、寻求业务突破奠定财务基础。

2.  盘活存量:将历史募投项目形成的子公司债权转化为股权,是存量募集资金的合规、有效再利用,避免了资金闲置。

3.  提升效率:优化子公司资本结构,增强其自身“造血”能力和外部融资能力,符合公司整体资源优化配置的战略方向。

4.  风险管控:降低子公司财务风险,间接保障母公司资产质量和投资者利益。

风险提示:迈克医疗能否依托增资后的资本优势,有效推进项目并尽快实现营收突破、扭亏为盈,仍是未来核心观察点。其持续亏损状态若不能扭转,仍可能构成长期挑战。

结论:迈克生物本次债转股增资是符合监管要求、聚焦子公司财务健康与核心能力提升的关键举措,短期可显著改善子公司(尤其是迈克医疗)报表,长期效果则依赖于子公司业务发展的实际成效。市场将密切关注增资后两家子公司的经营改善情况。

文章来源:迈克生物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