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详情
甲流室间质评结果公布,圣湘、达安、卓诚市占率前三!
2025-07-14
5
作者:
来源:

2024年国家卫健委临检中心组织的全国甲型流感病毒(IAV)核酸检测室间质量评价(EQA),如同一份权威的“行业洞察报告”,不仅验证了我国实验室检测能力的高可靠性,更清晰描绘了当前甲流核酸检测试剂与技术的市场格局与未来趋势。

具体来看!


本次室间质评共计1367家实验室参加,其中1320家实验室开展甲流病毒检测(不分型),47家实验室开展H1N1和H3N2分型检测。


实验室来源包括二级或三级公立医疗机构、独立医学实验室、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以及海关所属的国际旅行卫生保健中心等各类机构,实验室遍布全国31个省份( 包括直辖市和自治区)。


统计内11家通用型检测试剂在定性检测所有样本的总符合率为99.87%、阳性符合率为99.89%、阴性符合率为99.78%。


在分型检测中,样本的总符合率为80.43%、阳性符合率为76.60%、阴性符合率为95.74%。

国产龙头主导,集中化态势明显


检测试剂“三足鼎立”: 圣湘生物以绝对优势领跑,被537家实验室选用(占比超39%),成为市场无可争议的领导者。广州达安(130家)和卓诚惠生(128家)稳居第二梯队,共同构成市场的中坚力量。其余品牌(如伯杰、之江等)分享剩余份额,呈现多元化但份额相对分散的局面。


提取试剂“强者恒强”:核酸的准确提取是检测的关键一步。自动化磁珠法以压倒性的90.78%采用率(1241家)成为绝对主流。在此领域,圣湘(326家)、达安(207家)、天隆(171家)三大国产品牌同样占据了主导地位,形成稳固的供应格局。


技术路线高度统一:实时荧光RT-PCR(靶向WHO推荐的保守M基因)是绝对的核心技术,覆盖了93.71%的实验室(1281家)。这反映了该技术在灵敏度、特异性和成熟度上的综合优势。


需求小众,精准度待提升


通用检测是绝对主力,高达96.56%(1320家)的实验室仅进行甲流病毒通用(不分型)检测,满足临床快速确诊的核心需求。这与其诊疗价值(确诊感染即可启动抗病毒治疗)高度匹配。


分型检测占比低且面临挑战,仅47家(3.44%)实验室开展H1N1/H3N2分型检测,主要用于流行病学监测。


核酸快检崭露头角,潜力巨大


本次EQA的最大亮点之一,是传统核酸与核酸快速检测试剂均有完美表现,如安图、伯杰、海尔施、赛沛、优思达、卡尤迪、知微等企业总符合率、阳性符合率、阴性符合率均达100%
这有力证明核酸快检其在准确性上不输传统PCR。


核酸快检其核心优势在于:

时效性高:显著缩短检测时间,减少患者等待焦虑,减少交叉感染风险。


效率提升:加速病原体早期辨别,助力精准抗流感病毒治疗的“黄金48小时”,降低病死与重症风险。


优化流程: 流感流行季节,在门急诊、发热门诊实现快速患者分流,缓解诊疗压力。


下沉基层: 设备小型化、操作简便、时效性高,使其能广泛部署于各级医疗机构,尤其是基层,极大提升优质核酸检测的可及性,助力分级诊疗。


总结与展望


2024年全国甲流核酸检测室间质评,为我们呈现一幅清晰的甲流核酸检测市场图景。


格局稳固:国产龙头(圣湘、达安、卓诚惠生、天隆)在通用检测和提取市场占据主导,技术路线(RT-PCR + 自动化磁珠法)成熟稳定。


需求分层:临床诊疗驱动通用检测需求,分型检测服务于特定的公卫监测。


未来将至:核酸快检凭借卓越性能和场景适配性,正在强势崛起,将深刻改变检测模式和市场结构。


持续进化是关键:主流产品需不断优化性能、探索多指标联检(如甲乙流、新冠、RSV等)。适配快速/自动化平台将是重要方向。同时严格的实验室质量管理是保障检测质量的基石。


综合来看!分子国产化是主旋律,集中化是显著特征。国产头部企业在各自领域占据重要位置。分型检测是重要的公共卫生工具。


而核酸快检凭借“准、快、易、小”的独特优势,在临床急需快速结果的场景(门急诊、发热门诊)和基层医疗市场展现出颠覆性潜力,是未来市场最重要的增长引擎。


这份室间质评报告,不仅是一份成绩单,更是洞察我国IVD分子行业发展、指引分子检测技术创新与市场布局的宝贵风向标。


文章来源于体外诊断观察,作者若水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