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
新闻详情
从年薪200万的丹纳赫投资总监, 成功转型保险代理人,他是怎么做到的?
2025-07-14
4
作者:
来源:

昨天星哥看到一个微信视频,讲的是从年薪200万的丹纳赫投资总监转行去做保险代理人的朋友YC,他半年时间就做到了MDRT(百万圆桌)会员,很为他感到高兴。


从5月他官宣转行,一直想写一篇有关他的文章,刚好周日有空,姑且聊聊,供当下迷茫焦虑的生物医疗打工人参考。


一. 缘起


2025年5月18号,星哥在医业观察公众号转发了一篇文章《从并购之王丹纳赫投资部离职后,我当上了一名保险代理人》文章阅读量挺好。


平常的头条文章,我们都会转发超过100多个行业群,因为转发行业群之后阅读量会更高。


但是这篇文章我们没有转发行业群,因为底下的评论大部分很负面。有质疑这么好的学历和工作背景去做保险的,有批评星哥收了友邦保险的广告费的,等等。


没想到国人对于保险行业的理解还是这么负面。


当时我们转载这篇文章主要出于三个原因:

原因一:
我和作者YC(他名字太拗口,不如YC好记)认识多年,星哥知道转发这篇文章一定能帮他打响知名度,引流一些优质客户,后来事实证明也是如此;

原因二:
因为YC之前六年都在丹纳赫,老粉都知道,星哥是丹纳赫的铁粉,丹家的一举一动星哥都甚是挂念,正所谓“丹纳赫虐我千百遍,我待丹纳赫如初恋”;

原因三:
文章体现了YC对于大陆医疗行业趋势、个人职业发展的很多深度思考,尤其是其中有关时代红利和职业复利的阐述,对于当下迷茫焦虑的职场打工人,很有借鉴意义。


(参考文章:《从并购之王丹纳赫投资部离职后,我当上了一名保险代理人》)


把内耗留给别人,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二. 相识


星哥和YC加微信好友应该超过5年,但是只见过一次面,那是在2021年的南昌CACLP展会,我们约着一起吃饭聊天,当时星哥就已经是丹纳赫的铁粉了。


后来打交道就是我们共同投的项目,一起开股东会。


我所认识的YC,聪明,敏锐,勤奋,身上有着台湾人那种儒雅,所谓“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自从了解到YC和胡博的履历之后,星哥这辈子想加入丹纳赫做投资并购的美好愿望,估计是悬了。


发一下YC的履历(给你们看看别人家亮瞎眼的简历):


YC履历:

  • 清华本科及硕士

  • 麻省理工MBA

  • 中欧创投营校友

  • 个人有三个全球发明专利

  • 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两篇结构生物学国际学术期刊论文

  • 加入友邦前担任并购之王丹纳赫亚太区资深投资总监,年薪200万

  • 经手投资额数亿

  • 担任董事会职务的公司总估值超过100亿

  • 曾受中欧、复旦、交大的邀请担任课堂荣誉讲师

  • 在加入友邦后,半年时间即成为MDRT(百万圆桌)成员。

(截图来自官网,麻烦YC让他们改一下标点符号,别整的像个草台班子......)


其实像YC这样的人,不管去做什么都能成功。


本身很优秀,很努力,清华和麻省理工的学历,创业经历,强生和丹纳赫的500强大厂经历,给他的职场生涯提供了非常高的容错性。


所以星哥一直劝年轻人:


别瞎折腾,想尽各种办法,一定要读名校,一定要去大厂。


这些经历会是你受益一生的财富。


(参考文章《别傻了!为什么劝你一定要去大公司上班》)


三. 去魅


星哥也看了YC的视频号拍的一些视频,讲的挺真诚的,大道至简。


在保险这样一个需要信任感的行业,真诚是必杀技。


但是,YC有一个视频号,星哥看了非常不认同。


视频的名字是《零人脉才更加适合干保险》,大意是他一个台湾人,在大陆没有任何的根基,没有关系,一个人到上海发展,保险这个赛道是靠专业存活下来的。


这点,星哥非常、非常不认同。


就跟很多成功人士一样,他们总是有意无意的隐瞒一些极其重要的信息。


YC的优秀毫无疑问,但是在他所有的公众号文章和视频里没有提到一个关键的信息。


YC夫人的关键信息(公开可查):

  • 河南开封人

  • 中山大学硕士

  • 中山大学校友会理事

  • 伦敦商学院MBA

  • 伦敦商学院入学面试官

  • 长江商学院FMB

  • 友邦保险业务总监

  • 友邦保险德诚博济团队创始人

  • YC和夫人是之前在强生的同事。


(以上信息都来自YC视频号、公众号公开信息,以及互联网公开信息,没有任何添油加醋。YC夫妻俩不要打我。)


好的婚姻,夫妻双方都在持续成长,共同进步。


有这样一位优秀的妻子,就是YC最强的人脉。


请注意:人脉不在于人多,有时候,一个强的人脉关系,顶十个百个弱的人脉关系。


星哥琢磨YC没有提这点的原因,可能是不想让外界觉得他是靠夫人才在保险行业混的风生水起。


其实,大可不必。


YC的优秀毋庸置疑,但是省略关键信息,会给其他人带来严重误导。


任何行业都可以赚到钱,只是你在不在核心圈,有没有高人带。


YC的夫人在保险界一定是Top级的人才,顺手给优秀的夫君指点一二,那不是顺理成章的事?


这两年,生物医疗行业的打工人都挺难。


上周星哥在杭州和一些IVD行业的朋友吃饭,有外企、有民企的打工人,有经销商,有创业者,大家都很焦虑。


讨论的话题里居然有“现在外企裁员是按照N+1还是2N”,这在几年前是完全不可想象的。


大家都希望找到一个好老板,找到一个贵人,把自己从生物医疗行业下行的泥潭中拯救出来。


但是,YC成功转型的案例告诉你:


除了自身实力,贵人提携,进入核心圈层,同样至关重要。


恭喜YC成功转型!


文章来源于医业观察,作者星哥A

声明:本微信注明来源的稿件均为转载,仅用于分享,不代表平台立场,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尽快联系我们,我们第一时间更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