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试管,一个创业梦,三十载风雨兼程。
1988年,正值中国改革开放浪潮汹涌之际,只有95元/月补贴的邹左军博士,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彼时的他可能未曾想到,未来他会成为中国IVD行业发展的见证者和推动者。
来自中国科学院心怀梦想的9位博士,共同下海创办了一家公司。创业伊始,“养家糊口”是他们最朴素的愿望和第一要务。公司被赋予了承载着这群知识分子自强不息精神的名字——“九强”。

邹左军——1958年生人,九强生物创始人、现任董事长。邹左军博士带领九强生物从北京的实验室走向国际IVD舞台,用技术创新打破国外垄断,用全球视野开辟民族企业的新航线。
1982年2月,邹左军在华东理工大学获工学学士学位;1985年3月,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所获工学硕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获理学博士学位。1988年6月-2001年3月,任北京海淀九强新技术发展公司董事长。
2001年,邹左军正式创立北京九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开启了一段在体外诊断领域的传奇创业历程。
从代理到自主创新
邹左军回顾创业历程,九强生物最初选择了与英国朗道公司合作,代理第三方质控品业务。在邹左军的领导下,团队凭借专业技术背景和对中国市场的深刻理解,1997-1998年就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卫生部全国临床实验室室间质评采用了九强推荐的质控品,这在国内质控品推广中具有里程碑意义。
第一阶段:在代理经验中摸索。九强最初是通过代理业务积累了丰富的市场经验和渠道资源。在与大量客户接触过程中,邹左军发现一个关键问题:医院检验科在采购试剂时往往需要在不同项目上选择不同厂家,因为各厂家都有自己的优势项目。这一发现催生了九强发展的第二阶段战略。
第二阶段:自主品牌的创立与替代。2000年,邹左军带领团队开发推出自有品牌“金斯尔”系列产品。他们采取了循序渐进的策略——从分装开始,逐步引进国外大包装产品,再以性价比优势打开市场。在分装过程中,团队深入了解客户需求,为后续自主研发奠定了坚实基础。当九强开始自主研发时,采用已被国内实验室广泛认可的国外品牌作为质量标准,确保了研发产品的品质高起点。
第三阶段:技术改进与创新突破。在邹左军的战略指引下,九强生物走向改进和创新。全国众多三甲医院成为九强的客户,这些高端用户提出的严苛要求成为产品持续改进的动力。九强生物逐步建立了生化诊断领域最齐全的产品线之一,截止2024年末获得379多项注册证,在行业中遥遥领先。
资本市场:创业板上市和战略升级
2014年10月30日,深圳证券交易所的钟声响起,宣告九强生物成功登陆创业板!

上市当天,九强生物股价由14.32元的发行价飙升至20.80元,单日涨幅高达43.85%。这一强劲的市场表现,充分体现了投资者对九强生物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也反映了资本市场对邹左军领导能力的认可。
从默默无闻的创业公司到“福布斯榜上有名”的上市企业,九强生物在邹左军的引领下完成了华丽转身,公开发行3111万股,首次公开发行后总股本达到12443万股,公司从此进入发展快车道。
资本运作并非终点,而是战略升级的起点。
2020年,九强生物迎来了一次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资本合作。中国医药集团有限公司(国药集团)通过全额认购九强生物发起的定向增发,战略性入主九强生物,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在国药入主带来的强大资源支持下,邹左军领导下的九强生物开启了更具雄心的产业整合。2020年,九强生物成功完成了对福州迈新生物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迈新生物)的并购,进一步扩宽了产品的销售渠道,提升了九强生物作为国内领先IVD平台型企业的市场地位和综合竞争力,为股东创造了更大价值。
技术创新与产品领先
在邹左军看来,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于是在其领导下,九强生物走出了一条独特的创新之路:
特色试剂开发:针对传统生化试剂的局限性,邹左军将研发方向聚焦于重大疾病相关检测项目,尤其是那些临床需求大、医疗耗费高的项目。在胶乳法制备胱抑素C检测试剂盒方面,九强获得发明专利,并承担了国家标准物质的制备工作,取得国家标准物质定级证书。该产品荣获“北京市自主创新产品”和“科技创新产品奖”等多项荣誉。
生化检测领域:除了覆盖肝功类、肾功类、血脂类、心肌损伤、特种蛋白和糖代谢类等常规生化指标外,持续研发新型项目,例如胱抑素 C、同型半胱氨酸、小而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肌酸激酶同工酶(mass 法)、蛋白 C、蛋白 S 等项目均属于国内首家,目前还推出了最全的血脂套餐、生化平台肿瘤检测方案以及药物检测方案;
血凝领域:已开发出封闭诊断系统全自动血凝仪 MDC3500、高速全自动血凝仪 MDC 7500 及其配套的血凝检测项目以 D-Dimer, FDP, AT-III 为代表的常规 7 项、新项目抗 xa、LA、PS、PC 等,凭借试剂准确性好等性能成功切入国内高端市场;2024年取得“血栓四项”化学发光产品注册证。能够在血栓临床症状出现前检测到凝血系统的早期变化,填补了常规凝血检测的空白。
发光领域:公司推出了围绕 Gi9000、Gi2000、Gi1600 三款高中低端仪器,并逐步完善试剂菜单,与生化产品形成合力;
血型方面:以 ABO 正反定型卡,抗筛卡为代表的血型检测诊断试剂不断推出新产品完善产品线进一步拓展血型市场。
全球视野,展开多项国际化合作
虽然中国IVD市场增长迅速,但邹左军清醒地认识到:中国市场在全球的IVD产业市场的占比有限,市场拓展的机遇还集中在海外地区。基于这一认识,他带领九强生物制定了国际化战略。
九强生物先后与雅培、罗氏、贝克曼库尔特等国际知名企业建立了深入合作关系。特别是与雅培的合作,开创了国内企业向国际巨头技术输出的先河。

这一系列国际合作不仅提升了九强生物的技术水平和管理能力,更重要的是帮助其产品通过国际巨头的全球销售网络进入国际市场,实现了邹左军“借船出海”的战略构想。
领导哲学:以人为本,志同道合
作为九强生物的掌舵人,邹左军形成了独特的领导哲学:

合作伙伴选择观:“对于一个企业来讲,第一是选择合作伙伴,一定要选志同道合、能够同甘共苦的人来合作。”创业初期,邹左军就特别注重团队建设,这一理念贯穿九强发展的全过程。
企业核心竞争力:“看一个企业,当然要看它有多少个注册证、技术平台或者专利,但是企业有没有一个积极向上、充满激情的团队也很重要。”邹左军十分重视员工的工作状态和团队精神建设,人才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2024年公司研发人数381人,占比34.7%。
创新方法论:始终强调市场导向的创新,要求研发团队紧密围绕临床需求开展技术创新。
战略前瞻思维:早在2018年,邹左军就预见到:“如果未来国家为了控制医疗费用过快上涨而把以项目收费改为按病种收费的话,那么生化产品潜力还是非常大的。”基于这一判断,他推动九强从“专注生化”扩展到“专注IVD”,为客户提供全套解决方案。
IVD行业引领者
作为IVD行业的领军人物,邹左军积极参与行业建设,担任多个重要职务: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协会IVD分会理事长、全国卫生产业企业管理协会医学检验产业分会副会长、中国医学装备协会采购分会副会长等。他不仅推动企业发展,更致力于整个行业的进步。

在学术贡献方面,邹左军担任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多项课题负责人,主编《体外诊断产品研发与评价专家共识》,参与编写《中国体外诊断产业发展蓝皮书》等重要行业文献。促进了中国IVD行业的规范化与标准化进程。
2016年和2017年,邹左军连续两年获得中国体外诊断领域最高荣誉——2016年度中国体外诊断领军人物和2017年终身成就奖。这些荣誉是对他三十年来为中国IVD产业发展所做贡献的高度认可。
从中科院博士到企业家,从实验室到全球市场,邹左军用三十年的坚持与创新,书写了中国IVD产业的传奇篇章。在他的领导下,九强生物步步开拓,成为中国IVD领域的龙头企业。他的创业历程,见证了中国医疗健康产业的创新发展之路。
在邹左军看来,中国IVD企业的使命远不止商业成功:“为中国的IVD事业贡献出我们民族企业的智慧和力量。”这份产业报国的情怀与担当,为新一代IVD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精神财富!